top of page
搜尋

溫柔生產:迎向溫柔生產之路

  • 作家相片: 敦芳 趙
    敦芳 趙
  • 2022年8月21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最讓人害怕的是未知,會阻礙生產的是恐懼


一開始因為怕痛而走上了溫柔生產的路

生產可以無傷,生產可以是個慶祝出生的派對

ree

當年我去過一次能拿很多贈品的媽媽教室,但實際上內容很粗躁,是廠商辦的一言堂,對於急切想獲得的資源卻是一點幫助都沒有,直到我找到慧瑜珈,上了催眠生產的課程,陸陸續續真正有幫助的資源才進來,也許多元的生產方案,可以放在媽媽手冊裡,讓產家能全盤了解後選一個適合的!(對,爸爸一起生,沒有置身事外的道理)


相信自己的身體


生產送我最美好的禮物,不只是孩子,更多的是對於自己身體的相信,還有跟自己身體從新連結,更了解自己,也相信自己肚子裡的寶寶,這是母嬰第一次的合作,也是第一次的見面,能把身體的主權留給自己,也讓寶寶啟動產程,決定來到世界的時機。




健康教育遺漏的部分


課本裡只提到器官的認識,再來是性行為結果形成孩子,那麼成為媽媽必經的生產過程到哪裡去了呢? 或是生產變成一個血淋淋的恐嚇,看墮胎的影片嚇阻性行為過早發生?


我接觸到產程過程的解釋並不是藉由醫院衛教,也不是媽媽手冊的內容,是在我自費參加催眠生產課程中學習到的,我覺得這是必備知識,而且不分男女,但我回想我接受教育到研究所這20年,並沒有任何的機會接觸到,即便我拿到手冊,這些依然是我很用力尋找才了解到的,當我明確地知道,第一產程我會有的反應,以及我可以藉由哪些動作讓自己更舒服,幫助寶寶快速的下降,第二產程的開啟到第三產程我快要見到寶寶,那種馬拉松跑最後一哩路的感受,能切切實實的讓我不再害怕生孩子這件事,唯有未知讓我感到恐懼!


溫柔生產的誤會


溫柔生產就是水中生產嗎?

其實是也不是

水中生產是溫柔生產的一個方式,其實只要是產家和產婦全盤了解各種的生產方式,以產婦為主體的去選擇,制定計劃,而不是以醫院為主,也不是排斥醫療手段介入!

第二胎的餅餅是一個極低體重的早產兒,出生只有98克,27週無預警破水的我,原本規劃這胎想要在家生產,想讓在水中生產的姊姊一起接生,但後來破水只能住進長庚,安胎了兩週,在有天醫生巡房後,無預警的開始宮縮,內診已經來到四指,ㄧ般安胎多半是安排時間剖腹,而我在產程啟動直奔第三產程的狀況下,孩子滑出產道,醫生說他宵夜才剛放下就趕回來接生,護士還叫我忍一下,醫生還沒來.......

那時後一直覺得遺憾,但現在回頭看,當時的狀況,已經是最好的安排,因為孩子很小,我完全無傷,即便在醫院也沒有剪會陰,生產過程很快,我其實安胎在醫院已經開始看剖腹產的相關功課,助產士也趕往醫院請學姊關照,我想這就是院方能給的溫柔了!


迎向溫柔生產之路


生了兩寶都是女兒,我很希望傳承下去的生產故事不是鬼故事,而是充滿愛和力量的故事,剛懷孕聽到其他媽媽前輩的經驗,多半有多慘烈就有多慘烈,聽完只會更加的害怕,希望我能告訴我的寶貝,她擁有很多選擇,可以聘請助產士,他就像爬山的響導一樣,讓生產的時刻,不容易的每一步都踏實的迎來寶寶的出生。回想生產的過程,很累但我的確一滴眼淚都沒流下。

這本書很容易讀,有數據,有故事,言之有理,生產其實不需用力,只要放鬆身體,讓子宮的肌肉來工作,讓孩子慢慢的出來,明秀奶奶說是:「天生人,不是人生人」。

願未來生產的環境會更友善,也更溫柔。


以此篇獻給我的女兒們,還有最近要生產的姐妹!


 
 
 

留言


©2022 by Fun fun studio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